为什么说研发支出,是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“密码”?
玩高科技,不砸钱是不行的(虽然砸了钱也不一定有成果),所以R&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,直接衡量了一国的科技跃升速度。
而往科技领域猛砸钱,则成了后进国家大搞产业升级,跃升为发达国家的“财富密码”。
二战后,有几个后发国家迈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,走的基本上都是这一条路。
例如研发强度最高的国家——以色列,R&D占GDP比重达到惊人的4.95%,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不到1000万人的国家,坐拥强大的军工、农业,能在中东强敌环伺之下游刃有余。
研发强度第二高的国家——韩国,东亚奇迹的典范,R&D占GDP比重达到4.81%。韩国同时也是二战后,从一穷二白变身为发达国家,且人口在3000万人以上的唯一案例,对中国有极强的“示范意义”。
除了这些研发强度极高的先驱以外,有几个和中国研发强度处于同一水平的发展中国家,近年来也相继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。
例如同处第二梯队的波罗的海小国——爱沙尼亚。
1991年爱沙尼亚刚从苏联独立时,一半的居民家里没电话,工业基础十分薄弱。幸好这个国家赶上了90年代的互联网浪潮,政府强力推行“电子化”,居民家里没通电话前先给通上网络。
在此基础上,爱沙尼亚发展出了较为发达的IT产业,世界第五大通讯软件 “Skype”就从这里诞生。
2011年,爱沙尼亚成为波罗的海三国中,第一个晋升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体,当年R&D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.3%。
另一个例子,是1991年从南斯拉夫脱离的斯洛文尼亚。
2007年加入欧元区后,斯洛文尼亚凭借区位优势(接壤意大利、奥地利)和高素质人才(博士比例世界第一),迅速承接了大量欧盟科技企业。
2012年,斯洛文尼亚研发强度最高达到2.6%,同时它也是斯拉夫国家中唯一一个发达国家。
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,研发强度高的国家,无一例外都相继晋升为发达国家。而中国,毫无疑问就是下一个“种子选手”。
依靠科技研发跃升为发达国家,这个道理中国懂、美国也懂。所以近几年美国开始精准打击,那些研发投入高的中国企业和部门。
而在中国研发支出中,除了政府出资以外,贡献度最大的企业就是华为。
2020年,华为用8914亿元销售收入(中国GDP的1/112),贡献出高达1418亿元的研发支出(中国研发总支出的1/16)。不仅位列中国企业第一位,而且也是世界企业研发支出排行榜中,前20名里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。
论研发支出,1个华为 = BAT三家 + 富士康 + 台积电。
所以对于美国来说,消灭了华为,不但可以压低中国研发强度0.15个百分点,更可以警示、恫吓所有专注于高科技的中国企业,告诉它们“此路不通”,起到“杀鸡给猴看”的作用,从而扼杀中国崛起。
这就是美国打压华为的真正原因。
扫码参与评论与作者和更多用户交互